第353章 三个科学家 (第1/2页)
第353章 三个科学家
科学院院长?
宋应星听得一愣。
科学院是什么衙门,此前宋应星并不知道,因为历朝历代都没有一个叫“科学院”的部门。
便是科学一词,在宋应星此前的认知中,若听了也会最先了联系到“科举之学”这个解释,绝不会跟百工技艺扯上关系。
不过通政院、翰林院宋应星却是知道的。
通政院多半类似大明的通政司,其主官通政使乃正三品——大明朝廷中,一部尚书也不过正二品而已,正三品绝对属于朝廷高官了。
至于翰林院那就更有名了。
一般只有殿试的前几名,才有机会选为庶吉士,入翰林院。因此,翰林院可以说是培养朝廷大佬的所在。
能在翰林院任职的,要么是学识卓著且深厚的文坛大佬,要么就是受皇帝瞩目、青睐的青年才俊。
刘升将科学院与通政院、翰林院并论,可见在大崋科学院的地位之高。
由此可知,这科学院院长之职即便不是高品级的大官,也定是受刘升青睐之人。
宋应星一愣后,先是惊喜,随即又有些忐忑地道:“草民惶恐,不知这科学院院长究竟有何责任,能否胜任。”
后世“科学”一词其实算是泊来词。
并非说汉语中没有“科学”这个词,而是极少出现,即便偶尔出现,也多半会让人联想到“科举之学”。
后世的“科学”本是日本翻译自拉丁文“知识、学问”,因日本早先多用汉字,遂翻译成“科学”。
近代中国很多了解科学的先驱者,是通过日本这个渠道(因为近)进行的,所以后世便也用“科学”一词。
明末这个时代,德川幕府对待西方人及科学相关的知识,跟大明是类似的态度,甚至更加的封闭,自然还没出现“科学”一词。
如今刘升把“科学”一词拿出来,那就算是大崋最先“发明”的,算不上泊来词了。
刘升见宋应星迷惑,便道:“科学院的事说来话长,不如宋先生坐下,听朕慢慢讲来。”
说完,刘升示意宋应星入坐。
待宋应星受宠若惊地坐下半边屁股,刘升才不疾不徐地讲起来,“我将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形式科学及交叉科学五大类。
细究的话,其实科学最早可以追述到先秦百家争鸣的时期。当然,那时的百家学说多为社会科学、思维科学。
而先生此前所研究的百工技艺,其实关联最深的是自然科学···”
刘升与宋应星这一交谈就是一两个小时。
中间在奉先殿侍奉的宫女几次添茶倒水。
等聊完,宋应星不仅对科学与科学院的概念有了颇深的了解,对刘升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时他如当初的李邦华,豁然想起了民间关于刘升的一个传闻——据说此人在大明没有一个亲族,如凭空出现,其实就是谪仙降世。
此前他认为这种说法多半是小民道听途说的荒诞之言,如今却忍不住有点相信了。
不然的话,以刘升二三十岁的年纪,何以能建立大崋,还对科学有如此深切广的了解?
必是生而知之!
“宋卿担任科学院院长之后,朕会让吏部尽快配备部分负责管理的官吏,宋卿若有人选也可举荐。
然后,一方面寻觅有天赋且愿意研究科学之道的人才,一方面还需宣传科学之道,让更多的人去接触、了解,乃至学习。”
宋应星虽然已经五十几岁了,可跟刘升畅聊一番后,却感觉热血沸腾,仿佛重回意气风发的青少年时期。
他当即应道:“微臣定为建设大崋科学院竭尽全力,死而后已!”
刘升笑道:“宋卿若为科学院着想,可不要死而后已,而是得保重身体,活得长长久久,如此才能为发展科学之道出更多力气。”
宋应星听了不禁莞尔一笑,道:“微臣遵命。”
在这场谈话将要结束时,刘升又道:“朕这里倒是有几个寻找科学人才的思路,宋卿可以参考,朕也会让讯风卫、绣衣卫分派人手协助。
其一乃松江府上海县的徐光启,其人虽逝,却遗留有《农政全书》、《泰西水法》、《甘薯疏》等著作,又翻译了《几何原本》等西方科学著作。
我们可以在搜集徐光启著作的同时,看其是否有学生、子嗣继承其学术衣钵,若有,便可招入科学院。
其二乃安庆府桐城县的方以智,此人虽为复社四公子之一,却与其他三人颇为不同。
他曾师承白瑜、王宣二人,学习物理。江西人王宣曾著《物理学》,方以智受其启发,近两年正在编写一本名为《物理小识》的著作。
不过此人前年中了进士,如今在北京大明朝廷担任翰林院侍讲。
若能将他请来,科学院物理一科便有了奠基人,便是其学科,以方以智的天赋,也能有所成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