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九十章 一战长沙(八) (第1/2页)

加入书签

日军的进攻准备得很充足,他们在进行炮轰的同时,步兵部队也在快速前进。倽 </br></br> 他们要在炮轰停止之前攻到敌军的外围阵地,否则,他们将会成为国军的活靶子,因为当炮轰停止的时候,这些国军部队的火力就会马上恢复! </br></br> 当然了,这些小鬼子当然想自己的炮兵部队能轰得久一点了,但是,他们的炮弹储备是十分有限啊,他们既没有老毛子的生产力,也没有德三的豪气,当然得省吃俭用了——前方的仗可还是要打好久的,谁也不知道前面还有多少仗要打,要是关键时刻打光了炮弹,第十一军后勤部那群马粪可不会给他们这种非主力的部队太多支持的。 </br></br> …… </br></br> 再说另一边,湘北方向。 </br></br> 养精蓄锐、气势汹汹的日军第六师团终于一路打到了新墙河防线。 </br></br> 而对于国军部队来说,日军要南下的消息早已知悉,毕竟他们也在新墙河北岸布置了许多侦察部队,其目的就是探知日军部队进发的动态。 </br></br> 新墙河南岸深山的某处,关麟征拿着望远镜看去远方的阵地,再加上天空中盘旋的日军轰炸机,拳头都不禁是轻轻捏紧了。倽 </br></br> “狗日的小日本,还真看得起老子!九十多架飞机!”关麟征恶狠狠地骂着,手中的望远镜已然递给了旁边的副官。 </br></br> “长官,那前线阵地那边要不要增派兵力?听着炮声,他们的火炮可能不下六十门。”副官问道。 </br></br> “不必了,以我第十五集团军在前线构筑的防线之强度,顶住他们的炮击加轰炸三五天应该不成问题,但是如果我们现在派人过去,无异于是派咱们的人去送死。这伙小鬼子可不是善茬,他们大概率是想攻破我军的新墙河阵地的。不管如何,新墙河这个一线阵地都必须要为汨罗江二线阵地争取时间,我们总不能是因为新墙河一线阵地失利而致使汨罗江阵地疏于防范的。”关麟征说道。 </br></br> “长官高明。”副官拍了一句马屁道。 </br></br> “就这样吧!”关麟征脸色忧心忡忡,显然,他对新墙河一线阵地的守卫并不抱太大信心——对面能动用九十多架飞机对新墙河阵地进行轰炸,又动用六十多门火炮对前线阵地进行炮轰,而且敌人的主力又是那个“野兽师团”第六师团,此等阵势,光靠一个第一九五师,必然是难以守住的。 </br></br> 想到这里,关麟征觉得有必要要离开新墙河前线了,因为这里陷落是迟早的事情,他们的重心必须要放在汨罗江防线了。 </br></br> ……倽 </br></br> 镜头重新回到黄沙镇。 </br></br> 黄沙镇阵地所遭受到的攻击并没有新墙河阵地来得那么“大气磅礴”,甚至是只有那么炮轰强度的五分之一都达不到,毕竟日军也没有全力以赴,甚至是有一股在“打酱油”的错觉。 </br></br> “总指挥,现在黄沙镇前线所遭受到的攻击是不像是先前日军的作风,甚至他们在进攻的时候,都在节省炮弹?”李英伦提醒了一句张天海,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可是又说不上。 </br></br> “感觉的确是,如果他们火力全开,恐怕黄沙镇也顶不了多久。”张天海也终于发现了端倪,答案就是这些炮弹。 </br></br> “日军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磨洋工?”张天海自己也暗暗犯起了嘀咕,他也总觉得哪里是不对劲,但是这种感觉也说不上来。 </br></br> “总指挥,鄙人觉得,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要做好完全准备。现在日军也许已经感觉到我们的布置了,或许他们在筹划别的内容也不一定,毕竟在我们接触过的日军里边,他们不一定是完全十分古板的。”李英伦提醒道。 </br></br> “嗯,我明白了。”张天海点点头,对于他而言,这一仗要是把握不好,那可真是要掉脑袋的。倽 </br></br> …… </br></br> 果然,日军的炮轰并没有坚持多久,也就朝着黄沙镇稀稀拉拉地开了三十多发炮弹之后就停歇了。 </br></br> 这时候,这些日军步兵部队也如期冲到了黄沙镇外围,对于他们而言,此时的进攻刚好合适——起码他们已经冲过了最容易死亡的五十米! </br></br> 然而令到他们所没有想到的是,他们才刚刚靠近,地面就开始爆炸了,显然是国军官兵们提前利用手榴弹、手雷等东西布置了诡雷! </br></br> 其实这些诡雷布置也并不难,也就利用绳子、木棍等材料将已经开了盖的手榴弹或者是已经扣好了拉环的手雷固定好,等到这些日军冲到前方时才会绊到那些绳子,绳子趁势将手雷或手榴弹抛至半空,在这抛的过程中,手雷的拉环、手榴弹的拉绳已经脱开了。 </br></br> 为了掩饰这些绳子,这些国军部队的工兵甚至还用泥沙把这些绳子以及木棍、手雷等轻轻掩埋起来,为的就是迷惑这些日军。 </br></br> “boo!!!”倽 </br></br> “boo!!!” </br></br> “bo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