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全军开拔 (第1/2页)

加入书签

既然全力守城不可行的话,那就必须要派兵出城去剿倭了。</br></br> 不过,派兵出城也大有说道。</br></br> 派谁出城剿倭?!说实话,没人愿意领兵出城剿倭,毕竟以武略出名的江宁营都指挥朱襄都被倭寇杀死了,以武功出名的江宁营指挥蒋升都重伤命悬一线,若非假死侥幸骗过倭寇,明年的今天也要去给他烧纸了,现在谁还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出城剿倭呢,在城内安安稳稳的守城不香吗,干嘛要出去冒生命危险灭倭呢。</br></br> 还有,派多少兵马出城剿倭?!派的少了,唯恐剿灭不了倭寇,可是派的多了,应天的防守可就出现问题了,万一应天有了闪失,谁也担不起这责任,没有几十颗脑袋平不了圣上的雷霆之怒。</br></br> 于是,集认现场又嘈杂了起来,互相推卸推脱......</br></br> “末将愿意领兵出城副侯。”俞大猷皱眉良久,终不耐烦的越开众人,上前请战。</br></br> 看到俞大猷主动请战出城剿便,二众官员顿时松了一口气,纷纷赞成不已。</br></br> “哦,是俞将军,那就没问题了。俞将军常年奋战在灭侯第一线,经验丰富,武略雄长,出城判便一事非俞将军莫属。</br></br> “没错,俞将军再合适不过了,俞将军水战、陆战无一不精通,我举双手赞成俞将军出城剿倭。”</br></br> “俞将军多次剿灭驱逐倭寇,素有战功,这次出城剿倭一定马到成功。”</br></br> “俞将军乃沙场宿将,常年东征西讨,久经战阵,我看行......”</br></br> 听到众人的赞赏,俞大猷不由自嘲的扯了扯嘴角,以前怎么没发现我有这么好的人缘啊,你们一个个也隐藏的太深了吧。</br></br> “俞将军稍安勿躁。”张经对俞大猷赞许的点了点头,然后逐一扫视众人,缓缓问道,“诸位,可还有自愿出城灭倭的?”</br></br> 安静。</br></br> 一片安静。</br></br> 此刻张经好像成了大魔导师,他的一句问话,好像施展了寂静魔法一样,整个集议现场顷刻间安静的可怕,一片死气沉沉的安静。</br></br> 在场的一众官员低着脑袋,连呼吸都小心翼翼的不发出一点声音,唯恐被张经盯上。</br></br> “本官再问一次,诸位还有没有自愿出城灭倭的?!“张经又一次问了一遍。</br></br> 在场众人眼观鼻,鼻观心,依旧一言不发,现场依然一片安静。</br></br> “呵呵,看看你们,身为朝廷命官,一点责任担当都没有。早在上虞之倭寇攻陷江宁时,正好在振威营督军的浙江巡按御史胡宗宪就已经向本官送来了请战公文,其在振威营已经挑选八百精兵强将在应天外郭樱桃园阻击歼灭此伙胆大包天的倭寇!尔等所有人的表现,本官会一一如实记录在案,待战后统一上呈圣上。”</br></br> 张经扫了众人一眼,冷笑了一声,从袖子里取出了一份公文展示给众人。</br></br> 这份公文正是胡宗宪送来的请战公文,行文铁血激昂字里行间透着誓灭倭寇决心和信心。</br></br> 一众官员面有惭愧,不过更多的是轻松,胡宗宪都已经领着八百精兵强将去外郭樱桃园阻击倭寇了,俞大猷又主动请战,这下好了,有他们两人,我们就不用担心被派出城灭倭了。</br></br> 没担当就没担当好了,总好过把命都丢了吧。要知道这伙倭寇可不一般,剽悍的不像样,捋捋他们登陆上岸以来的战绩就知道了,这伙倭寇兼职就是脑子有问题的杀神煞星在世一样。</br></br> 一百多人登录上岸,时经大半个月,转战千里,大小数一战。</br></br> 方才有人统计过,这货倭寇已经杀了一个御史,一个县一个县丞、两个指挥、两个把总和三千多官兵了,更别说受伤的官兵了,更是不计其数。</br></br> 到了今日,这伙倭寇只剩下五十多人了,竟然还敢悍然攻打应天!这不是脑子有病吗?!而且竟然还灭了江宁营,陷落了江宁镇!这两战下来,这伙倭寇竟然一个人也没有折损!</br></br> 你说,这伙倭寇还是人吗!</br></br> 一个个都是以一当百的狠角色!简直是杀神煞星在世一样!</br></br> 出城剿倭,何止是危险,简直是危险到了极点。出城灭倭,可以说是九死一生也不为过。</br></br> 一个“没担当”的恶评换一条命,再划算不过了!这笔账稳赚不亏!</br></br> 在一种官员庆幸之中,张经与何绥以及魏国公离席商议了片刻后达成了一致意见,张经回来扫视众人,不容置疑的下达了一条条命令:</br></br> “诸位,自今日此刻起,直至来犯倭寇的威胁消失前,应天进入战时态势,由本官、何镇守和徐守备统一接管全城,所有衙署统一听从指挥!全城上下,无论是谁,胆敢违令,定斩不饶!”</br></br> “俞将军,命你为应天守城总指挥,城内各京营兵马由你统一指挥,若是应天有丝毫闪失,哪怕有一个倭寇攻入应天,提头来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