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程邈(求订阅、票票) (第2/3页)

加入书签

果然不愧庙堂中枢重臣,与之相比,相差远矣。

“再者,便是以太史籀文为根基的文字,快速确定出一种新的文字,使之象形、表意俱存。”

“太史籀文中,象形稍重,表意不显,山东诸国文字杂乱无章,却表意有序,使得新的文字笔画清晰,架构明晰,才更为重要。”

“对于这一点,今日与列者,有一人当有深感!”

李斯颔首,脚步随意而动,看向厅内诸人,将进一步所为清晰道出,说着,视线落在一人身上。

“哦,何人?”

周清略有新奇。

“程邈,当一见武真侯!”

李斯继续看向那人。

如此,不大的厅堂内,亦是一道道目光汇聚在一人身上,随即,那一道道目光自生奇异。

此人,他们好像不太认识。

“程邈!”

“你之所学,今日要派上用场了。”

虽有人不认识,可与列者,终有相识者,观廷尉李斯亲自举荐,尽皆羡慕,拱手一礼。

“程邈!”

“快快起身,相见武真侯!”

一人催促着。

“”

“”

当其时,在一道道目光的注视下,一位年三十余岁的男子,身着国府行署的普通袍服,神容略有枯瘦,然动静之间,颇为干练。

双眸有神,鬓间略有些许疤痕,束发而冠,迎着廷尉李斯目光,有感身侧同僚之语,正襟起身,行至厅堂内。

“程邈?”

对于这个名字。

周清还是有些印象的。

岁月长河中,此人的确参与诸夏制式文字的大事,功劳还不尤其还弄出了后世的隶书。

堪为书法奇才。

不过,对于此人,周清没有特意搜寻,以自己所为,编定制式文字,当可做的更好。

还有一点,自下山以来,咸阳诸般事,诸夏诸事,都或多或少的有些变化了,程邈之名不显。

周清也不太了解他的下落。

今日一观,似乎他已经身处国府了,想来职位不高,不然自己当了解的。

当然,有此人加入,自己说不得可以省却一二力气。

起码他那个隶书就是挺好。

“咸阳书吏程邈见过武真侯!”

黑色的锦衣着身,立于厅中,对着上首武真侯深深一礼。

“能得廷尉所荐,定有不俗。”

周清单手虚托一礼。

“武真侯!”

“程邈之书法,可谓咸阳一绝,尤其擅长太史籀文,连诸国文字都有擅长。”

“更甚者,多年书吏之劳,还有一门崭新的文字法体落下。”

“当年武真侯领兵灭韩,诸多文书从南阳、咸阳往来不断,身为国府书吏,程邈之人之力可比十人之功。”

“所要便是在其所创之书,这门文字,虽和太史籀文、诸国文字皆有不同,然可用之处甚大。”

“此为李斯昨日拜托程邈亲自书录的三卷秦律,请武真侯一观!”

李斯亦是一礼。

编定诸夏制式文字,有更多才学者加入更好,程邈便是其中一人,李斯先前为长史、假丞相之时,多有了解此人。

其人所创的那门文字,或许不为雅致,可用来官府书录文书,却是上佳,尤其效率很快。

说着,抬手间,便是有一位侍者从厅堂一隅近前。

双手捧着一只木制托盘,其上陈列数张写满黑字的纸张。

“程邈?”

“老夫知晓你,你的那门文字,可为自成体系,书录起来,速度极快,若是官府正文、契约之文,或许不得。”

“若是它用,很不错。”

刚成君蔡泽那苍老的眉宇间,似乎也想到了什么,对于这个程邈也有些印象,当即赞誉道。

自己也见过他所创的那门文字,算是杂糅太史籀文,可是较之繁琐的太史籀文,书录起来,轻便许多,尤其笔画少了不少,还可以一眼认出来。

那就是难得了。

接下来编定制式文字,也可与之参照。

“在下也有耳闻程邈之书。”

太史令胡毋敬也是颔首道。

身为书法爱好者。

身为记载秦国史册之人。

对于许多事情了解的很详细,加上长期待在咸阳城,长期待在国府,对于程邈之人,有所知晓。

“哈哈哈,看来廷尉又要举荐大才了。”

“三卷秦律于本侯一观。”

周清一步踏出,出现在厅堂之内,立于李斯、程邈二人五尺之外,单手深处,那侍者手上所托的纸张飞出,先后落于手中。

李斯此人。

还是不错的。

起码岁月长河后续的所为还没有出现,入秦以来,无论是任何职位,都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