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九百四十二章 藩属之争百年乱 (第1/2页)
听到此言,刘裕的脸色微微一变,扭头看向了刘穆之:“真有此事?”
刘穆之轻轻地叹了口气:“确有此事,只不过,朝议之中,这不过是无关紧要的一件小事而已,甚至不值得多加讨论。当时我还特地插了句嘴,说百济向倭国也称臣纳质,此头不可开,但是谢混却说,这不过是番邦小国的常见之举罢了,两头纳贡,互相征战,而之前百济也有过这种向别国称臣纳质的先例,高公主,我说得不错吧。”
高云烟微微一笑:“刘长史,你这是在一语双关,责怪敝国吗?”
胡道安冷笑道:“带方,乐浪可是大晋的国土,州郡,你们高句丽趁着乱世,出兵夺取,这笔账,如何算呢?”
刘裕有些听不明白,开口道:“你们说得不妨明白点,这些事情,我以前没有听说过,现在听你们的话就象是在猜哑谜。”
刘穆之点了点头,说道:“大帅,是这样的,当年汉武帝灭卫氏朝鲜之后,把汉江以北,辽河以东以南的地方,划分了汉四郡,也就是卫氏朝鲜之地,设了四个正式的州郡管理,分别是辽东郡,玄菟郡,乐浪郡,和带方郡,其中辽东和玄菟二郡是在鸭绿水以北的辽东之地,而带方,乐浪二郡,处在鸭绿水以南的半岛。”
“两汉之间,新莽祸乱天下,其中的一个祸事,就是诛杀了效忠于大汉政权的高句丽首领朱蒙,从此高句丽叛离而去,虽然后面也臣服了东汉,曹魏,但自立之势已成,尤其是在三国时,司马懿攻灭了公孙氏之后,高句丽在辽东地区再无可压制的力量,事实上吞并了辽东和玄菟二郡,曹魏后来以高句丽不臣的罪名,派出母丘俭大军攻打,差点把高句丽灭国,这就是之前我们说的那个事。”
高云烟的神色凝重,正色道:“我们对于曹魏当时并无不臣之心,朝贡也没有断绝,是母丘俭作为边将,想要立功,编造罪名,妄开边衅来攻打我们,这跟当年我们开国大王一样,是中原政权对不起高句丽,而不是我们反叛。”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 】
刘裕点了点头:“百多年前的旧事了,不提也罢,再说曹魏也好,母丘俭也罢,早已经散为尘土,不复存在,后面你们高句丽就开始向半岛发展,越过鸭绿水,开始侵吞带方,乐浪之地的汉土,对吧。”
高云烟摇了摇头:“并非如此,当年我们的先祖们在遭遇了大难之后,确实无法在辽东立足,开始转而向鸭绿水以南迁移,但当时我们的部众非常稀少,甚至比在带方,乐浪这两郡只有几千户的汉人也多不了多少,所以,当时我们是逃入深山,结村立寨,征服那些更原始,野蛮的蛮夷,并对晋国的郡守表示恭顺,在这种情况下,才慢慢地恢复和发展起来。”
刘穆之也跟着说道:“这点高公主说得不错,大帅,当年高句丽在进入带方,乐浪之后,潜伏了多年,才慢慢地在晋国建立后再次向大晋朝贡,既然朝贡了,那自然也不能公开地攻打仍然属于大晋的带方,乐浪两郡。”
刘裕轻轻地“哦”了一声:“那带方郡和乐浪郡又是如何丢失的呢?”
胡道安勾了勾嘴角:“那还是晋末永嘉之乱时,神州陆沉,各地的叛军分离势力四起,就连辽东辽西一带,原本臣服于大晋的慕容氏,宇文氏,段氏等也是先后自立,互相攻伐,这些塞外的州郡本就是汉人数量稀少,加起来不过万余户,还不到一个中原大县的人口,战乱之时,更是无力自保,带方和乐浪的两地郡守,主动带着千余户汉人军民,撤回了辽东,后来接受了慕容氏的庇护,成为了燕国的子民,高公主,看来汉人还是更愿意亲近和投靠慕容氏,胜过你们啊。”
高云烟微微一笑:“郡守是带着千余户汉人走了,但是留在当地的汉人,还有五六千户啊,胡夫人似乎忘了这点,他们毕竟从中原迁到半岛已经有几百年,在当地生根落户,通婚融合,和本地的民众已经成为一体,这半岛北边,就是他们的祖辈之地,我们高句丽人不是洪水勐兽,吃人蛮夷,当官的想逃是因为他们的家业还在中原,但这些百姓,大部分仍然留下了啊。”
刘裕的眉头一皱:“这就是说,这郡守弃地而逃,你们高句丽不战而得了两郡之地,从此称雄半岛了?”
高云烟摇了摇头:“严格来说,并非如此,开始我们高句丽仍然只是控制乡村荒野,没有进入两郡郡治在内的大城,是百济先动手,主动占了这两郡的主要城市,并进一步地向我们进攻,我国奋起反击,在付出了有大王战死的代价之后,终于大破百济,把他们逐出了两郡之地,刘将军,你要知道,永嘉以来,近百年大晋都没有派出官员到这些地方,更不用说王师回归了,那这些地方,成为我国疆土,也并无什么不可吧。”
刘裕摇了摇头:“既然你们不是主动出兵攻打大晋的官兵,那这种自弃之地,按惯例是可以赏赐给你们的,刘长史,是这样吧。”
刘穆之点了点头:“以前的旧例是如此,不过,高句丽大破百济,夺取大片土地,逼得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