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2章 (第2/3页)

加入书签

政时间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 。

观政期间的表现将决定观政结束后的官职 。 可能是留京任官 , 也可能被外放出京 。

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实习生 ?

谢拾想到曾在梦境中听过的这个词 , 顿时以为用来形容观政的新科进士十分贴切 。

实习生转正尚且要看表现 , 新科进士若想尽快结束观政 , 正式入职 , 却只能寄希望于 「 出缺 “。 一旦某个官职出缺 , 更部便会依照新科进士的甲第名次随缺任用 。

至于观政期间的表现 ? 实在无关紧要 。 因表现突出而授官的进士 , 历来少之又少 , 大部分人只是每日作援打恭 、 升堂点卵 , 等待官职出缺 、 什么时候轮到自己罢了

实话说 , 从夫子徐衡口中得知这一 “ 约定俗成的潜规则 “ , 谢拾难免失望 , 心亦对大齐官场的腐朽略有几分浅薄了解 。 如此流于形式的观政 , 无疑已经背离初衷 。

奈何如今他人微言轻 , 只能先将此事在自己的小本本上默默记上一笔 。

入职翰林院前 , 尚且有几天的假期 , 谢拾终于从湖广会馆中搬了出来 , 乔迁新居 。

京师房价腾贵 , 谢拾租的是一进小院 , 另聘了一位做饭的大娘 , 石头拍着胸腑包揽下各项杂务 , 算上谢拾加起来统共三人 。

值得一提的是 , 谢拾的新居离徐家不远 , 步行一炼香即到 。

前任租容是一位寓居京师多年的士子 。 其人屡战屡败 , 屡败屡战 , 直至前不久收到家中父母病逝的消息 , 他才幡然醒悟 , 放下执念离京归乡 。

这间小院完美符合谢拾的要求 , 安静而不僻静 , 街道四通八达 , 上朝十分方便 。 院中还留有前任租客所植花草 , 颇为怡人 。

徐守文算是与谢拾从小一起长大 , 对小师弟知之甚深 , 一看就知道他定然满意 。

果不其然 , 谢拾来实地参观的第一眼便心动了 。

与他一般 「 慧眼 “ 相中此宅的还有好几个人 。 只不过 , 听闻是今科状元郎欲租去房屋 , 那房主二话没说便应下了谢拾的契约 , 甚至还主动给谢拾打了八折 , 仿佛唯恐租金定得太贵以致谢拾另选别屋 。

反向杀价 , 着实令谢拾错愕不已 。 他这状元郎的魅力还能胜过白花花的银子不成 ?

担心小师弟被宰而全程陪同的徐守文却笑道 :“ 你这人倒是聪明 。 “ 他说的是主 , 一个看上去四十出头的汉子 ,“ 如今少赚状元郎的钱 , 将来只凭这个状元郎曾经过的名头 , 便能赚回来十倍不止 。“

被说破心中打算的汉子也不反驳 , 反而嘴嘿笑着恭维起来 :“ 徐老爷慧眼如炬 。

六元及第的稀罕事 , 咱大齐闻所未闻 。 谁不说这是天上的文曲星君下凡了 ? 我愚着状元郎总不至于一直窗在这小院里 , 将来走了 , 这也算是被文曲星君光顾过一回 。“

试问若有入京赶考的考生得知这是昔日六元及第的状元郎租住过的院子 , 纵然租金昂贵 , 都得来沾沾状元郎的文气和福运罢 ?

更别说这世上还有许多望子成龙的父母 , 若是能让孩子有机会接受状元郎的 “ 熏陶 “, 又屹会吝惜钱财 ?

二人一番言语 , 谢拾顿时恍然 。

他不得不给房主的生意头脑点赞 。

要说是 “ 状元郎 “ 魅力非凡倒也不错 , 只是魅力不在谢拾本人 , 而在 「 状元郎 “ 这一身份 , 在于科举入仕带来的阶级跃升 。 谢拾这位苷日的农家子站在这里便是最好的证明 。

次日 , 谢拾便收拾行囊 , 拎包入住 。

乔迁新居当天 , 谢拾设宴款待一众好友 。 既是庆贺乔迁 , 亦是与姚九成践别 。

当初与谢拾一同赴京赶考的两名同伴 , 张宥已经决心留在京城 , 备战下科会试 ; 而姚九成本身家大业大 , 又放心不下家中妻小 , 自然难有在举业上孤注一掷的决心 。

他选择先行返乡 , 日后再卷土重来 。 参加过谢拾的乔迁宴 , 明日一早他就要离京 。

乔迁宴结李 , 严元浩等人先行一步 , 而出自襄平府学的姚九成 、 张宥与徐守文三人则留了下来 , 进行又一场小小的同窗聚会 。 于姚九成而言 , 或许算是践别宴罢 ?

或许是离别催人 , 或许是酒意醉人 。 几人此时都情不自禁回忆起昔日的府学生涯 。

「 一晃眼八年过去 , 谁能想到当初的小三元竟然成了本朝第一个六元及第 ? Y

九成环顾一国 , 笑眯眯地感慨道 ,“ 当年的我只怕也愚不到 , 自己如今竟然已经成了寺人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