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不允许中途退出的游戏 (第1/2页)
郭崇韬被杀后,李继岌让任圜再当一回接盘侠,代替郭崇韬统领大军。
康延孝叛变时,李继岌连夜传唤任圜。任圜刚刚睡下,传令宦官李延安直接跑到床边把他叫醒,任圜“噌”地一声从被窝里跳出来,衣服都来不及穿穿着睡衣,没裸奔,就跑见李继岌,遂被委以讨平叛乱之重任。
任圜文武双全,名不虚传。不出一个月,就生擒康延孝。
紧接着,李继岌自杀。任圜迫不得已,再次当起了接盘侠,统领大军班师回朝。
六万伐蜀大军,除了留在蜀地维持秩序的,任圜总共带回来两万多精锐,这些人马全都认可了李嗣源的合法统治地位,向他宣誓效忠。
李嗣源对任圜的保全之功大加赞赏,即刻拜为宰相、判三司。
豆卢革、韦说被贬出朝廷后,刚成立的李嗣源朝廷就迎来了一次正儿八经地政治斗争,我们可以把它视作“收割芦苇”的余波,乍一看晕头转向,但它的逻辑其实既清晰又简单,那就是安重诲的政治布局。
相比于金戈铁马、热血激情的军事冲突,政治斗争往往更加隐秘,略显枯燥无聊。所以本书在讲政治斗争的时候,为了尽量照顾故事性,会重点提取其中比较有趣的故事,然后直接奉上其本质的斗争逻辑,指出斗争的脉络走向,而不会拘泥于表面的流水账。
在“后收割芦苇”运动中,安重诲找到了一个得力帮手阴险狡诈的小人孔循,将其视为知己,对孔循言听计从。当然,孔循背地里也插了安重诲一刀,这是后话。在这场政治斗争初期,二人还是狼狈为奸的好基友。
二人同领枢密使,对以任圜为首的“宰相帮”发起全面的打击,同时,安重诲还新设立了“端明殿学士”以分宰相之势。通过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操作,安重诲终于权倾朝野。
几个回合的较量之后,任圜败下阵来,认识到了安重诲集团的强大,于是主动辞职,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嘛。然而任圜还是没有看透政治斗争,政治游戏是不允许中途退场的,它的退场方式只有两种:要么成为最后一个人,大吉大利,今晚吃鸡要么就成为被最后一个人杀死的人。任圜最终还是死于安重诲的毒手。
安重诲是这场游戏的最后赢家吗?不,他也在不久之后死于非命。
李嗣源时代的这次政治斗争,可以视作是后梁政治斗争的整合与延续。因为李存勖时代仅仅存在了3年,且其始于军事强势介入,其过程是郭崇韬与宦官两大势力对后梁政权的哄抢,结果是宦官灭了郭崇韬,而李嗣源又灭了宦官。
所以李嗣源时代的政治斗争不是李存勖时代的延续,而是后梁时代的延续。
下面我们将简述这场血腥的政治斗争:
任圜
李嗣源之所以拜任圜为相,一方面是为了稳住军心,毕竟他手里握有两万多精锐之师,兼有平蜀之功,如果在这时候把他强行拿掉,就跟李存勖拿掉郭崇韬一样,是十分不明智的另一方面是任圜与李嗣源的私交也不错,李嗣源没有把他归为“李存勖余党”,而是把他列为可以争取的同志。
史籍记载,任圜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使新政府的各项工作步入正轨,“期月之内,府库充赡,朝廷修葺,军民咸足”。按照旧五代史任圜传的这段记载,任圜同志以一己之力完成了社会主义四化建设……
还是那句老话,严肃拘谨的权威正史,偶尔也会小调皮,也会浪漫主义,也会“飞流直下三千尺”,也会“盖非人类”。
总之,任圜同志工作态度积极,能力超群,成绩卓越。李嗣源的这波操作没毛病。
任圜与安重诲的矛盾可以概括为一山不容二虎。实际上,两人也有很多的相同点,如果换个场合、换个身份、换个时间,二人完全可以成为亲密无间的好朋友。任圜与安重诲之间的关系很像诸葛亮与周瑜,既生瑜,何生亮。
两人的优点是都把建设帝国为己任,对待工作积极而严苛,典型的工作狂缺点也很类似,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服务大众,而对权力有着无限的渴望,“虽忧国家,而切于功名”,这就是两人水火不容的根本原因。
真的是很可惜。两个人的出发点都是好的,都是真心辅佐李嗣源,都想把后唐建设成统一而强大的大帝国,重现盛唐辉煌。而两人最终却都死于非命,未得善终。
有一次,安重诲来任圜家做客,本来是要缓和一下尖锐的矛盾冲突,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好好谈谈,宴会刚开始还算融洽,任圜唤出自己的姬妾,歌舞助兴,“有妓善歌”,被安重诲一眼相中,于是向任圜索要,却被任圜拒绝。于是,两人的矛盾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更深。
在工作中,二人处处争权夺利。任圜奏请差旅费应有户部审批,也就是把权力归到宰相势力之下,而安重诲则力争要由枢密院签发,也就是把这项权力握在自己手中。结果二人当着李嗣源的面争论不休,特别是任圜,因过于愤怒而面红耳赤,提高嗓门大吼大叫,极为失态。
李嗣源是武将出身,并不以为意,根本没往心里去。然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