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千九百七十八章 混暗星海 (第1/2页)

加入书签

第三千九百七十八章 混暗星海</br> 已经离开的杨奇并不知道莫顿心中的想法,不过就算知道,也不会在意,他之所以在离开之前,才通知莫顿自己活着的事情,其实就有防备对方的原因。</br> 毕竟莫顿乃是青元宗的修行者,一些普通的机缘,莫顿不会在意,但若是涉及到遗迹中最珍贵的机缘,莫顿很可能会通知背后的青元宗。</br> 正是因为如此,杨奇才没有回到无尽宇宙的第一时间通知对方,而是在离开前夕,才传信通知对方。</br> 杨奇一路穿梭空间,很快便是离开了眼前的星域,再一次踏上了闯荡无尽宇宙的旅途。</br> 虚空之中,一艘宇宙飞舟飞速的航行着,在飞舟内的密室中,一道人影正盘坐在地上,似乎正在修行。</br> 嗡~</br> 突然,那盘坐在地上的人影睁开了双眸,一道凌厉的气息一闪而逝,旋即迅速的收敛起来。</br> “魂珠全部吸收完了!”杨奇微微一叹道。</br> 当初在万仙教核心区域中得来的魂珠,就在刚才,最后一枚也被杨奇吸收掉了。吸收了这么多的魂珠,再加上这段时间修行源神典的带来的提升,杨奇的灵魂明显强大了不少。</br> “没了魂珠,以后只能靠修行源神典来提升生命层次了。”杨奇脸上闪过一抹无奈之色,这些年时不时的吸收魂珠,他也是亲身体会到魂珠带来的好处,只可惜魂珠终究是有限的,迟早有用完的一天。</br> 感受着体内浑厚的元力,以及强大的灵魂,杨奇的眼眸深处不禁闪过一抹精芒,一脸自信道,“不过我的修为也已经突破到三星武帝中期,配合着虚界手段和灵魂手段,就算是对上四星武帝初期的修行者,也完全不惧。”</br> 如果是刚突破三星武帝那会,就算修为提升到三星武帝中期,杨奇也没有把握抗衡四星武帝初期的修行者。四星武帝以下和四星武帝初期,看起来只是一线之隔,可实际上,二者之间的差距,可不是一点半点。</br> 即便是杨奇,也是在各方面有了巨大提升之后,才敢说能够以三星武帝中期的修为,不惧四星武帝初期的修行者。</br> “也不知师尊当初是如何做到的,在那么短时间内,成就中阶武帝,乃是高阶武帝。”杨奇嘴里喃喃自语道。</br> 随着踏入武帝境,修行到现在,杨奇也是清楚的知道,在武帝层次修行,是何等的困难,就算他的修行速度不慢,但和当初无始大帝的修行速度相比,依然有不小的差距。</br> 杨奇目光一凝,一脸自信道,“虽然我的修行速度,未必比得上师尊,不过我相信,我未来一定会追上师尊的步伐。”</br> 随着实力修为的提升,杨奇对于自身,也是有些信心的,将来追上无始大帝,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br> 杨奇感受着体内的万物鼎,脸上不禁多了一抹喜色,“不过这段时间,万物鼎的变化反而是最大的,按照万物鼎的估计,万年之内,便可成长到伪源神兵层次。”</br> 当初在万仙教的时候,万物鼎还说要十万年才能进化为伪源神兵,如今才过去数百年的时间,万物鼎成长到伪源神兵的时间,却足足缩短了九万年!</br> 当然,这是因为万物鼎之前不知道杨奇修行了源神典的原因,随着杨奇修行源神典,加上之前吸收大量魂珠,才能将时间压缩到如此地步。</br> 杨奇回想着脑海中星图的记载,神色不由一凝,嘴里缓缓道,“根据星图记载,再有数年的时间,应该就是混暗星海的区域了。”</br> 混暗星海,乃是一片极其广阔的星域,比起寻常武帝层次修行势力掌控的星域,足足广阔数十倍不止,等于是数十个星域形成的疆域,整个疆域被称之混暗星海。</br> 混,代表着混乱,暗,代表着黑暗,混暗星海即是指混乱而黑暗的一片疆域。</br> 混暗星海之所以混乱而黑暗,原因很简单,因为在混暗星海之中,有三大势力存在,而这三大势力,代表着两种文明,两种族群!</br> 两种文明分别是修行文明和科技文明,两大族群分别是人族和妖兽一族,人族修行文明,妖兽一族和人族科技文明。三大势力鼎立,彼此争斗不断,使得那一片广阔的疆域混乱无比,从而形成了混暗星海。</br> 眼前的混暗星海,就如同当初杨奇路过的混乱星海一般,只是混暗星海的情况却更为复杂,而且彼此实力之间的矛盾几乎是无法调和的。混暗星海已经不是单纯的正邪,善恶之争,而是族群乃至文明之间的争斗!</br> “混暗星海的三大势力,长期争斗,导致内部十分的混乱,魔头丛生,乃是一片极为危险的星域。”杨奇嘴里轻叹一声,旋即目光一凝,沉声道,“不过危险也伴随着机遇,混暗星海曾经诞生过不少的强者,甚至连科技文明一方,都拥有武帝层次的强者坐镇。”</br> 科技文明是很难诞生出个体武帝层次强者的,据杨奇所知,也只有如同当初乾元帝国的图尔斯亲王一般,炼化那神秘的银灰色珠子,成为不朽族,才能拥有武帝层次堪比武帝层次的实力!</br> 不朽族,乃是科技文明的守护者,而拥有守护者的科技文明,便是十级科技文明,能够抗衡高阶武帝的存在。</br> 杨奇回想着当初图尔斯亲王的情况,心中不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