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亡国之臣 (第2/3页)
降臣恨不得前咬烂他的脸。
段凝不愧是“外戚帮”栽培出来的人才,把无耻卑鄙发挥到了极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了讨好后唐政府,段凝与杜晏球联合疏,实名举报自己曾经竭力舔菊过的“外戚帮”核心成员,如赵岩、张汉伦、张汉杰、朱圭等,指控他们祸国殃民,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李存勖随即下诏,宣布几位罪不容赦的极坏分子——敬翔、李振、赵岩等“外戚帮”核心成员、耶律剌葛,举族诛杀;其余文武百官,不再追究。
耶律剌葛,亦作“耶律撒剌阿拔”,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亲弟弟。前文讲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八部,做了9年可汗,不仅其余七部首领心中不服,就连嫡系的迭剌部耶律氏中,也有反对的声音,耶律阿保机的亲弟弟们就先后三次发动叛乱,史称“诸弟之乱”,在这其中,耶律剌葛就是三次叛乱的骨干成员。
第三次叛乱失败后,耶律剌葛被耶律阿保机囚禁。贞明三年(917),耶律剌葛带着儿子伺机叛逃,投奔到河东李存勖帐下,寻求政治庇护,李存勖将他收做养子,给予刺史之职;贞明四年(918)12月,胡柳陂之役,耶律剌葛又携带妻子叛逃后梁。
实际论辈分,耶律剌葛应该是李存勖的叔叔,因李克用与耶律阿保机结拜为兄弟,后来的石敬瑭也是以此为依据,认耶律德光(辽太宗,耶律阿保机次子)做干爹。李存勖把叔叔收做养子。
李存勖以耶律剌葛反复无常、背叛兄长、叛国投敌、辜负皇恩等罪名满门抄斩。
遭到贬官处理的是郑珏、刘岳、王权等人。理由是他们世代受大唐王朝恩德,却在后梁担任高级职务,数典忘祖!郑珏,不多介绍;刘岳,刘崇龟之侄;王权,王龟之孙(王龟,王式之兄)。
后梁禁军将领陆思铎,精于骑射,常在箭簇铭刻自己的姓名。在夹河对峙中,陆思铎曾对李存勖射击,射中马鞍,李存勖将箭矢拔下来,珍藏至今。现在,陆思铎跟着大家一起投降,跪拜请求宽恕,李存勖面带微笑,忽然从身后拿出这支箭矢,让陆思铎辨认,“这支箭,差点儿要了我的命。来来来,你看看,认识它吗?”
陆思铎看了一眼,吓得魂飞天外,立刻伏地求饶。
李存勖好言抚慰,表示非常欣赏他,并对他提出要特别赦免。之后,仍然任命陆思铎掌握禁军兵权。
原后梁帝国的地方藩镇们,通过疏或者亲自进京的方式向李存勖表示归降。其中,宋州宣武军节度使、“外戚帮”骨干、朱温的外甥袁象先,是第一个进京朝见的地方藩镇;陕州镇国军留后霍彦威(霍存养子)是第二个。名标青史,遗臭万年。
李存勖举办宴会,大宴后梁降臣降将。酒酣,李存勖忽然用手指向周围一比划,冲李嗣源说道:“这些人,都是之前跟我为仇作对的劲敌,今天能坐在一起喝酒,全是你这个急先锋的功劳啊!”
话音未落,戴思远、霍彦威等人齐刷刷离席,跪地磕头谢罪。这句话太吓人了,陛下您啥意思?
李存勖尴尬苦笑,忙命他们平身入席,“你们别误会,我们哥俩儿闹着玩儿呢,与你们无关。”接着命人赐他们御衣、酒器等,安抚他们脆弱的小心脏。宴饮如故,尽欢而散。
齐州刺史孟璆疏请死。孟璆原为李存勖手下的一名骑兵将领,当年李存勖与刘鄩在莘县对峙时,孟璆率领所部七百骑兵叛晋投梁,被后梁委任为齐州刺史。如今李存勖灭梁,孟璆惶恐不安,于是主动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
“陛下,我知错了,请您开恩,只杀我一人,别杀我全家好吗?”
李存勖派人怒斥孟璆,“你小子在我最危急的时刻,率领七百骑兵叛变投敌,现在你还有何面目与我相见!”
孟璆吓得魂不附体。
使者停顿了一下,忽然变了个轻松的神情,“所以——就不用去京城见面了,继续当你的刺史吧。”
李存勖表现出了大度,更表现出了幽默和顽皮,饶恕你可以,但要先吓唬吓唬你。不久之后,孟璆由齐州刺史改为贝州刺史,叛逃的黑历史一笔勾销。
李存勖下诏:原后梁所有藩镇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团练使及刺史等,一律维持原状,新中央政府(后唐)不再派人接替;原先从后唐叛逃后梁的官员,也一律既往不咎。
随着赦免诏书的下达,原后梁帝国所任命的五十多个地方藩镇无一例外,全部疏归顺,向后唐政府宣誓效忠。
河中朱友谦欣然来朝,赐名李继麟,令皇子李继岌以兄事之,宠遇无比;
最先来朝的袁象先,赐名李绍安;
第二个来朝的霍彦威,赐名李绍真;
盗墓贼温韬,赐名李绍冲;
献计平梁功臣康延孝,赐名李绍琛。
潭州马殷派儿子马希范带团,亲来进贡称臣,并呈献都统印信、境内文武百官花名册,以示归顺;
荆南高季昌,这孙子更为乖巧,主动疏要求改名避讳,因“昌”犯了李存勖祖父李国昌的名讳,请求改名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