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和谈 (第4/5页)

加入书签

当下翰林院中风光最盛的人物 , 谢拾纵然想要保持低调 , 也很难不受人关注 。

此时听得江博物发问 , 众人纷纷竖起耳朵 , 愚知道这位年轻的状元郎可有高论 。

其他人只是想想 , 有人直接开口 : “ 是啊 。 谢修撰一言不发 , 莫非有何高见 ?

说话的人姓吴名书文 , 与江博物 、 申遇时同为翰林院编修 , 官品比谢拾尚低半级 , 平时却最是喜欢摆出考前辈的架势支使新人 。

支使不了品阶更高的谢拾 , 他便时常支使同为编修的江博物与申遇时 , 二人起初抹不开脸面 , 时间久了也就不搭理他了 。

尽管遭罪的不是谢拾 , 但谢拾灵敏的直觉却告诉他 , 此人对他颇有几分敌意 ,

江博物与申遇时 , 指不定都是受谢拾的连累 。

起初谢拾对此百思不得其解 , 担心其中是否有误会 , 还想着能化解便化解的好 。

某日往徐家见夫子时 , 听夫子问起他在翰林院是否适应 , 谢拾随口提及吴书文此人莫名的敌意 , 这才从夫子口中得知真相 。

原来吴书文此人乃是夫子徐衡的同年 。 八年前的殿试中 , 二人同为二甲进士 ,

又经馆选进入翰林院 , 成为庶吉士 。

吴书文出生来历与徐衡相差无二 , 都是寒门书生 , 备受师恩 , 而后迎婴恩师之女为妻 , 就连科举中试的年龄都相当 。

经历相似 , 又是同年 , 在翰林院中本可相互扶持 , 纵然不为知己好友 , 也有几分情分 。 偏偏吴书文却对徐衡百般看不惯 。

只因后者作风简朴 , 既不好女色也不爱奢华 , 即便中了进士依旧如此 , 不仅第一时间接来妻子 , 租赁住宅亦是精打细算 。

与之相较 , 成为翰林便大肆庆祝 , 靠岳家在京城买下住宅 , 仆婢环绕 , 又纳美妾 , 过上官者爷生活的吴书文便形同暴发户 。

事实上 , 他的所作所为是大部分新科进士的常态 。 偏偏有一个徐衡对比如此突

出 。

同僚之间常有后院夫人往来 , 吴夫人见过云氏的日子 , 心里不禁羡慕非常 , 偶尔在嘴上流露几句 , 令吴书文恼火非常 。 加之他与同僚吃喝玩乐 , 徐衡却只在衙门与住宅之中二点一线 , 更令他视之为伪君子 。

同在庶常馆的三年中 , 性格作风都有不合的二人又有过不少次摩擦 。 徐衡倒是不怎么放在心上 , 吴书文却很是心有不平 。

三年之期一过 , 庶常馆散馆 。 所有庶吉士都要通过考试成绩决定去留 。 第一等留任翰林院 , 第二等入京中六部衙门任职 , 第三等则出任地方为知县 。

吴书文人品虽一般 , 才华却很是不错 , 年轻时也是风流才子 , 最终考取一等成绩 , 留任翰林院 ; 而徐衡不想在翰林院一呆十几年 , 只做枯燥的修书工作 , 索性故意考得差了一些 , 果然如愿被分到了户部 。

这一结果令吴书文很是得意 。

哪知三年又两年 , 他便后悔了 。 翰林院固然清贵 , 相较于其他官职却是清闲又清贫 。 难怪甚至有庶吉士故意考差 , 主动外放出京 , 找机会到富庶之地担任知县 。 相较于清贫的翰林官 , 那才是肥差啊 !

翰林官固然是内相 , 有入阈之望 , 可吴书文在翰林院中毫不起眼 , 只怕再待十几年都未必有出头之日 。 他顿时大为愧恼 。

早知如此 , 不如找个肥差外放 !

而担任户部主事的徐衡在吴书文眼中的伪君子形象再度加深 。 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 他认定后者必然也是为了谋利才找门路入的户部 , 只恨自己一时糊涂 、 误了大计

一一这话还是他醉酒后与人说的 。 徐衡辗转听得交好之人提起 , 只觉得匪夷所思 。

谢拾听罢 , 同样觉得匪夷所思 。

大概这就是仁者见仁 、 智者见智罢 ?

此时听得吴书文明显阴阳怪气的话 , 谢拾表示杀伤力为雾 , 他不动声色地答道 :“ 高见谈不上 , 大家各抒己见 , 无有高下之分 , 谢标总逢其会 , 愿意抛砖引玉 。“

说罢 , 他清清嗓子 :“ 边关之事 , 我与诸位远在京中 , 皆是纸上谈兵 。 北虏内斗 , 大齐是否该袖手旁观 , 诸部之中 , 该与谁为友 , 与谁为敌 , 满朝上下 , 我以为有一个人必然最是明白一一那就是薛大帅 。“

此言一出 , 众人纷纷称是 。

“ 谢修撰所言甚是 , 边关之事当问策于薛大帅 。 他对虏情之熟 , 想必远胜京官 。

尽管大齐文武彼此相轻 , 开国之时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