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第2/3页)
李允泉上门毛遂自荐 。
他对征战沙场 、 护国护民的段朝宗钦佩不已 , 段朝宗同样对这个没有一身清高毛病 , 务实又有能力的秀才颇有好感 。
二人于是一拍即合 。
转眼已有十年 , 到如今 , 这二人与其说是主宾 , 不如说是朋友 。 全靠跟随李允泉学习 , 段朝宗才摆脱大字不识的文盲状态 , 故而他对李允泉常以 “ 先生 “ 相称 。
是以 , 二人私下讲话十分随意 。
段朝宗眼看口不择言殃及无辜 , 毫无架子地道歉道 :“ 是是是 , 是我说错了 。 不是所有读书人都把圣贤书读进了狗肚子里 。 只是像李先生这样的读书人能有几人 7“
他觉得自己错了 , 但没完全错 。 只要排除李允泉 , 刚才这句话依旧是百分百正确 。
李允泉摇摇头道 :“ 大帅实在高看我了 。 我这样的庸碌之徒天下不知多少 。 漫说别处 , 近日福州府不就来了一位大才吗 ?“
见段朝宗明显是在巡抚衙门受了一肚子窝囊气 , 他愚了一想 , 果断选择转移话题 。
段朝宗哈哈大笑 , 大马金刀一坐 :“ 什么大才 ? 该不会又是只会写几首酸诗 、 结
果一听倭寇来了跑的比谁都快的大才罢 ! “
他好整以暇地问 , 表情分明是想看乐子 。 须知这话可不是随口说的 , 而是有实例可证 。 多年前段朝宗就遇上过这样的读书人 , 从此对所有读书人的滤镜一朝破灭 。
李允泉知他甚深 , 摇摇首在下首坐下 , 道 :“ 这回来的可不是一般人 。 庚午科湖广解元 , 年仅十五即中举 , 乐山先生推之为雏凤 , 当初一纸谏书上达天听 , 天下学风为之整肃 …...“ 他吐出一连串头衔与事迹 ,“ 这等少年俊彦岂是一般人可比 7“
换做旁人 , 定然要被震住 。 许多嘴上对文人不屑一顾的武将背地里不知多羌蔚别家会读书的孩子 , 羡慕读书人的清贵 , 做梦都想给自家娶个书香门第的儿媳回来 。
段朝宗却是个表里如一的武人 。
在他看来 , 一介少年郎能有什么本事 ? 恐怕也只会动动笔杆子博几句虚名而已 。 若是直接安排对方做事 , 多半是眼高手低 。
对于生死间爬过无数遭的他而言 , 虚名没什么可稀罕的 :“ 花花轿子人人拿 , 什么大才 、 名士 , 都是读书人吹捧出来的 ! 一个个嘴上头头是道 , 笔下花团锦簇 , 有本事就上城头杀两个倭寇见见血 , 哪怕只是站在城头上不腿软 , 我都高看他一眼 ! “
巧了吗 ? 这不是 。
李允泉顿时笑了起来 。
“...... 大帅这回可就说中了 。 若非被官兵阻拦 , 此子或许已经上城头见过血了 。
段朝宗好奇心大起 :“ 怎么回事 ?“
当下李允泉便笑星监地说起了倭寇袭城当日 , 谢拾的一番操作 。
先是直奔城墙 , 言之凿凿声称擅长箭术 , 只要给他提供弓箭 , 立刻上城头与修寇血战到底 , 守城的官兵自然不可能答应他的请求 。
先不说还没到十万火急之时 , 不至于连一个半大少年都要征上城头 , 就说谢拾一身的书香气质 , 实在很难令人相信他的武艺 , 怎么看都像是个被家人捧得不知天高地厚 、 毫无自知之明的公子哥 。 俏若换做是赵横这等大汉 , 指不定就被松松手放上城
头了 。
没愚到谢拾被拒绝也不恼 , 原地反思一番自己的鲁莽 , 就混进民夫中默默搬砚了 。
拒绝谢拾的百户见状诧异非常 , 也正是因此对谢拾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 战事结束后 , 两派文人因为谢拾过于接地气的行为 “ 吵 “ 了起来 , 消息风传府城 , 这百户总算知道当时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公子哥竟是个解元郎 !
一来二去 , 此事顿时在军中传开 。
听李允泉说到此处 , 段朝宗脸上的表情十分精彩 , 一时甚至顾不得维持总兵形象 :“ 我者段还是头一回听说这种人 …...“
尽管他嘴上说着让对方上城头见见血 , 但段朝宗心里明白 , 一旦对方当真如此 , 他若是在场必然也是要拦着的 。 嘲讽归嘲讽 , 段朝宗内心其实认同上战场拼命是武夫的事 , 读书人不到绝境不必如此 。 让读书种子折损在战事中绝对是莫大的浪费 。
因此 , 段朝宗都被谢拾的鲁莽吓了一跳 :“ 还好没让这小子上城头 …... 也幸好这小子不是固执己见 、 自高自大的性子 。“
十五岁的解元郎 , 说不定就是未来的国之干臣 , 一旦有个万一 , 岂不是可惜了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