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88章 慕容彦超与“钩矩法” (第1/2页)

加入书签

崔周度并不支持慕容彦超叛乱的决定,在此之前,崔周度反复劝说慕容彦超,说你看不见杜重威、安从进、李守贞的下场吗?你跟郭威之间并无过节,为何自己吓唬自己?

因慕容彦超控制的地区包含春秋时期的鲁国,所以崔周度还拿鲁国来举例子,说鲁国是诗书之国,民风仁慈而懦弱,金戈铁马原本就非其所长,然而鲁国的国运却是那一时期最为长久的,为什么呢?就是因为鲁国崇尚礼义。

好说歹说,慕容彦超就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

崔周度奉命查抄阎弘鲁的家,其实是对阎弘鲁怀有恻隐之心的,只是迫不得已,助纣为虐。崔周度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阎弘鲁的皮肉之苦,他耐心地劝道:“大帅的脾气您还不了解吗?千万不要耍花招,把钱拿出来吧。你的财产将决定你的生死。”

阎弘鲁痛哭流涕,向他的妻妾下跪磕头,“求求你们了,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吧,救我一命!”

他的妻妾也哭道:“已经一分不剩了!”

崔周度只能空手向慕容彦超汇报,“他真的没钱了。”

慕容彦超虎目圆睁,“放屁!看来,不给点儿苦头,是不打算老实交代了!”遂下令把阎弘鲁的妻妾也抓入监狱,严刑拷打。

阎弘鲁的家奴院工们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其中一位奶妈无意间找到一条金链子,急忙呈献给慕容彦超,本求救主人一命,不料却成了主人藏匿财产的铁证。

慕容彦超举着这条金链子,无比得意地向左右人展示,“我说的没错吧?果然跟我耍花招!”

最终,阎弘鲁在狱中被酷刑拷打至死。

关于慕容彦超杀死干兄弟阎弘鲁的原因,除了丧心病狂地搜刮钱财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阎弘鲁的儿子阎希俊是柴荣的副手。当朝廷出兵的时候,慕容彦超曾对阎弘鲁恶狠狠地说道:“一定是你让你儿子在朝廷里说我的坏话,怂恿朝廷出兵,对不对?”所以阎弘鲁才吓得赶紧捐出全部家产以求保命,结果还是惨遭杀害。

而慕容彦超又以包庇阎弘鲁为由,将谋士崔周度斩首示众。

兖州战事从正月持续到4月,没有任何进展。郭威决定御驾亲征。

如今,郭威称帝已经一年多,外部环境也基本稳定,可以离开京城了。

郭威抵达兖州城下,派人对守军进行劝降,得到了守军的一阵口吐芬芳。郭威大怒,下令强攻。

面对朝廷大军的泰山压顶之势,慕容彦超负隅顽抗,在抵抗了五天后,兖州终于被攻克,慕容彦超带着老婆孩子投井自杀,有一个儿子慕容继勋率领五百人逃出城外,被生擒、诛杀。

慕容彦超在史书上的形象是“多智诈而好聚敛”,有一定的智慧,但非常贪财,而且还比较迷信。有三个小故事可以帮我们还原一个立体的慕容彦超:

3.1,饿驴抓贼

据史籍记载,慕容彦超“素有钩距”。钩矩法,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刑侦方法。

古人对“钩矩法”的解释是:“钩得实情,使不得去也。钩,致也距,闭也。”

例如在审讯的时候,审讯员不会直接提问与本案敏感的话题,而是东拉西扯、迂回包抄,从看似与本案无关的闲聊中,套取有用信息,掌握对话主动权,让犯罪嫌疑人在不知不觉中招供。

成语“问羊知马”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即“欲知马价,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参伍其价,以类相准,则知马之贵贱”。

以上是审讯过程中的迂回包抄,在前期的侦查阶段,“钩矩法”的具体表现为办案人员故意露出破绽,引诱犯罪嫌疑人主动从暗处转入明处,让他“露馅儿”。

慕容彦超非常善于运用“钩矩法”,破获了多起无从下手的棘手案件,被载入史册。比如这个“饿驴抓贼”案。

某日,兖州城来了一位骑驴者,自称是某位大人物的随从,招摇过市、极为高调,在市场上买了十几匹绫罗绸缎,然后把卖主领到一个大宅子门前,指着高大阔气的大宅门,说这就是自己主人的宅子,让卖主在此等候,自己去禀报一声。为了使卖主放心,还把自己的驴留下。

卖主等了半天,始终不见有人出来,实在等得焦躁了,就上前敲门,却发现这竟然是一处无主的空宅子。卖主瞬间就明白了,自己遭遇了诈骗。

卖主又急又气,破口大骂。正巧有巡警路过,听到有人喊抓贼,就把这位卖主和驴都带回到衙门,向兖州父母官慕容彦超汇报了此事。

慕容彦超十分同情这位卖主,向他保证道:“你放心,我一定替你把那贼人抓住!”

在那个没有监控、没有指纹等技术的年代,要破这个案子,谈何容易?但慕容彦超胸有成竹,不是有驴嘛,够用了。

慕容彦超吩咐人把驴拴在衙门的马厩中,告诫士卒,千万不要喂它饮食,一滴水、一棵草都不要给。

士卒们暗地里骂闲街,说大人抓不住诈骗犯,就拿驴子撒气,真下三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