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3章 艾德莱德的主张与大主教维维安的主张 (第3/4页)
于从贫苦人家里挑选的男孩亦或是孤儿为下级教士,这种人有,数量极其有限。
图尔的教会历史太悠久了,师生关系取代父死子替,这里的本笃修会俨然成为另一种形式的世袭贵族,大教堂的大图书馆则是修会的精神中心。
他们大面积的偏黑发色证明了罗马贵族的祖先,固然教士不可结婚,他们的家族一直在繁衍通婚,教士与下层贵族间的同盟极为稳固,外来者想要在图尔扎根,也必须遵从这一套。再加上自然衍生的师生制度,图尔教会系统的传统即灵活又稳定。
维维安脑袋的“地中海”是故意刮的,在图尔哪怕是年轻教士也必须保有这种发型,所谓刮掉头顶的毛发,头皮就直接面对蓝天以及大教堂的天花板,头脑也就能距离神的领域更进一步。
其他部位的毛发则基本是黑色为主。
要接受一个诺曼少年为香农男爵,要承认他,对本笃修会而言也是很大的挑战。
维维安很惊喜,这孩子对自己彬彬有礼,完全不同于别的大贵族趾高气昂。
这孩子会先用右手捂住心脏,微微据公告后再说话。
可他明明是麦西亚王!
那个王国就在不列颠,外地的本笃修会中也有来自麦西亚的教士在修行。
维维安还是修道院院长的时候获悉了一桩奇闻,罗马教宗居然承认一个男婴为麦西亚王国的国王。反正此事对自己而言无关紧要,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各个教区的大主教纷纷谨遵教宗的命令认同这件事。
彼时的图尔大主教也就承认此事了。
合着当年的那个男婴就是眼前的少年,态度是彬彬有礼、在文化上很懂得拉丁语,把少年和罗贝尔两厢对比,维维安自然是喜欢少年雷格拉夫了,即便前者是资深法兰克人,后者是个诺曼大王与麦西亚王族的混血。
其实,雷格拉夫对很多事物都是敏感的。
他以“留守儿童”的身份伴随着爷爷奶奶好些年,直到参与父亲发动的大规模军事扩张令他大开眼界,奈何被有意留在萨克森,雷格拉夫又开始精进他的察言观色。
仿佛父亲并不爱自己,也许父亲从未爱过自己的母亲,对自己的态度也不会很亲切。
因为见得多了,雷格拉夫已经懒得抱怨,与其去抱怨还不如带着效忠自己的伙计们去打出一片天。从病恹恹的小雨果手里拿到香农,他总觉得接受这个难以谓之为光荣,但自己的确需要一片切实的根基,自己这个麦西亚王也将在香农崛起。
他听说香农是个颇为富裕的地方,可以想象小雨果是非常认真的,病榻上诉说有关友谊的话不是戏言。
比起自己,小雨果才是真正的可怜,反观自己恰恰是生在福中不知福了。
在大教堂的三天时间里,趁着机会维维安主教通过雷格拉夫的嘴巴知晓了有关罗斯王国的大量往事。与其去看埃斯基尔发到兰斯的信件手抄版,还不如听罗斯王的儿子现身说法。
雷格拉夫情不自禁满是溢美之词,关于罗斯的种种,完全令维维安感觉是天方夜谭。
那些罗斯的将领、军事贵族,雷格拉夫凭着记忆都要说一说,还尤其介绍了一下自己的爷爷,言语间全是溢美之词,与现实都变得很失真。
所有描述的重点依旧在罗斯王本人的身上。
罗斯大军横扫约塔兰、进入丹麦扫平法兰克势力,组成联军在易北河大破路德维希军,这是雷格拉夫亲自参与的。更早的罗斯人所参与的战争,他就添油加醋描述了一番。
至于罗斯战士人人披甲,拥有一批高级的武器,拥有如小山一般的大船,对军事作战一窍不通的维维安听来就是听天书。
倒是有关罗斯士兵人人披甲一事,透过雷格拉夫带来的战士,维维安就可以轻易联想了。
他们是一群换上橘黄色罩袍的罗斯战士,他们的确人人披甲,手持武器都是一种亮白的刺剑,又准备的战斧,武器与防具与图尔的军队迥异。
头盔统一,圆盾统一,连盾上的图案也是统一为麦西亚王室徽章。
一百名战士全副武装后能给予教士们幻觉,仿佛所有人都是由一个战士的复制。服装、武器装备全方位的同一款式,这是法兰克军队从来做不到的。
至于统一服装后的好处,集体穿黑色罩袍的教士们再清楚不过。
基于雷格拉夫的介绍,维维安对诺曼人的认知已经被颠覆,至少诺曼人中最强大的罗斯人有他们讲究的秩序,不少诺曼人已经皈依天主,对此局面罗斯王抱以宽容的态度。
这就应证了埃斯基尔在信件的描述——修会同仁们仍能继续去北方劝说那些诺曼人皈依。
雷格拉夫和手下的一百勇士看来不是特例,在战争中的作风虽然依旧是野蛮的诺曼人那一套,他们的的确确都皈依天主了。他们会为内战时期的罪行日后忏悔,维维安主教相信这批迷途羔羊未来还有救。
在法兰克世界,由罗马教宗主导的本笃修会是正统,阿里乌斯派的异端正被疯狂打压得只能转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