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95章 撕裂 (第2/2页)

加入书签

堡后,俄罗斯帝国不仅没撤军,反而继续向关东增兵。

这个行为不仅对日本是威胁,对英国和美国同样是威胁。

甚至就连盟友法国,都不希望俄罗斯帝国继续向关东倾斜,避免过分削弱对德国的威胁。

5月中,维特给乔治发电报,希望乔治能返回圣彼得堡劝说尼古拉,避免俄罗斯帝国在东亚和英、美爆发冲突。

维特也不是和平主义者,他的策略是等待西伯利亚大铁路全线开通,在关东囤积足够多的力量,然后再伺机决战。

乔治牢记格奥吉临死前的提醒,对维特的电报置之不理。

就算没有格奥吉的提醒,乔治也不再是那个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乔治了。

虽然关东不是乔治的辖区,乔治自认对关东也尽心尽力,包括达里尼在内,乔治都没有任何懈怠。

乔治对日本的严防死守,却被圣彼得堡当做乔治独霸关东的证据。

现在乔治决定放手,把关东交给圣彼得堡,看看圣彼得堡那群大仙能把关东经营成什么样。

中东铁路建成通车后,乔治将建筑队全部撤离,发往东印度,干脆的令人惊讶。

达里尼军港也即将建成,为了容纳太平洋舰队所有的战列舰,达里尼军港万吨以上的泊位一共有12个,最大的船坞可以对1.5万吨级军舰进行维修,海参崴兵工厂生产的305毫米岸防炮也优先送往达里尼,加强达里尼的防御力量。

海参崴自己装备的岸防炮是330毫米。

这也不是乔治藏私,而是旅顺要塞司令斯特塞尔中将认为,305毫米岸防炮对于要塞来说足够了,根本没必要装备330毫米岸防炮。

甚至就连305毫米岸防炮的炮弹,每门炮也只准备了120发而已。

只用来训练的话,120发确实是足够了。

但如果战争爆发,120发炮弹就远远不够,因为谁也不知道战争会持续多久,更不知道战争爆发后,还能不能获得补给。

乔治给陆军大臣库罗帕特金发电报,提醒库罗帕特金,要增加旅顺要塞的弹药库存。

这封电报和维特发给乔治的电报一样,如泥牛入海,没有任何回音。

乔治不气。

现在这种小事,已经不能让乔治破防了,乔治只是尽人事而已,能否起到作用还是得看天命。

阿列克谢耶夫一直到7月底才从圣彼得堡回来,将英、美、日三国特使在达里尼整整晾了3个月。

阿列克谢耶夫回归,并不意味着交涉开始。

阿列克谢耶夫虽然是关东总督,可上面还有沙皇呢,阿列克谢耶夫没有决定权,不管什么事都要向圣彼得堡先汇报,等待圣彼得堡的决定。

圣彼得堡距离达里尼万里之遥,信息一来一回至少一个月,时间就在圣彼得堡和达里尼的拉扯中逐渐消耗,英、美、日的耐心也即将耗尽。

9月底,乔治·杜威来访海参崴,提醒乔治注意日本的动向。

甲午战争前,日本陆军一共6个师团,甲午战争后增加到12个。

上个月,日本决定再增6个师团,将总数增加到18个,野心昭然若揭。

辛丑战争后,日本财政陷入困境,重回借款老路苦苦支撑。

日本的绝大部分贷款,都是从英国和美国获得的。

所以乔治就当面嘲笑杜威,你们美国人一边向日本人提供贷款,一边向俄罗斯帝国通风报信,合着好人都让你们当了。

“公爵,这就是伱的不对了,难道你不知道,你舅舅也买了日本人的债券——”

杜威的反击也犀利。

天下乌鸦一般黑,老大别说老二。

“别说我不知道,我舅舅也不知道,那是基金经理的决定。”

乔治还不至于因为那点利息就当俄奸。

“行吧,你们有钱人说什么都是对的。”

杜威不纠结,他是军人,管不了华尔街的金融大亨。

乔治相信杜威真不是两面讨好,美国这个国家就是这么纠结,内部撕裂极其严重。

“如果远东爆发战争,美国是否会参战?”

乔治关心的还是这个。

“这一点你可以放心,绝对不会。”

杜威看样子是得到了华盛顿的授权,否则不会这么肯定。

乔治稍稍放心,如果只有日本,那么难度并不高。

连美国人都知道日本人狼子野心,俄罗斯帝国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这段时间皇太后玛丽亚一直在伦敦,目的不言而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