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第1/3页)
第157章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杨丽坤没想到,那个小王团长都明确拒绝她了,最后又要了她。
太复杂了!
她搞不懂。
只是觉得,这个小王团长不是好人,有点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感觉。
他那晚可是摸了她的大腿呢!
她可记得清清楚楚的。
只要他敢对她使坏,哼哼!
一定叫她好看!
口是心非的家伙!
然而,临出发前,杨丽坤毫无缘由的病倒了,整个人连站都站不起来。
但大队人马定下了归期,人家筑城的火车头,约的就是这个时间来接人。
不等人。
杨丽坤只能绝望的留在了春城铁路局。
大队人马离开没两天,她就完好如初了,她不知道,这是不是上天让她远离那個坏人,还是什么的。
滇省歌舞团是回不去了,铁路局的罗委员十分关照她,给她安排了一个行政岗,先做着。
她有时候很想跟罗委员说,能不能给她安排个火车头,把她送出去。那个小王团长思想很不健康,需要好好的批判。
但这话只敢想想而已。
没有组织的介绍信,她哪儿也去不了。
好在铁路局给安排有女工宿舍,而她拿到她的职工凭证时,才发现上面的名字,不知道怎么的,居然写成了杨丽神。
她去找人事,人事却说,他们报上去的信息就是这个名字,资料都叫首都来的王团长带走了,要改还要追到首都去,反正名字就是一个代号,丽神丽神,漂亮美丽的女神,人如其名,多好听。
杨丽坤十分无奈,她要是能追到首都去,她……于是也只能认下这个新名字了。
出来一想,新名字也好,这样大家都不知道她的过去,也不需要她反思检讨了。
……
王援朝一行人在筑城带上了一批舞蹈演员,筑城分局这边帮忙搞定了招录手续,还给他们送上了不少珍稀药材和茅台。
没办法,筑城特产就这些。
就如同罗委员那边送了不少普洱茶等当地特产。
药材嘛,就这样,倒是茅台,王援朝很是喜欢,回去埋下了,等过个几十年,啧啧,那不得了啊!
王援朝已经想到了《天路里歌词的置换了:
青稞酒酥油茶,正好换成茅台酒普洱茶,反正宣传的云贵高原,两样特产,一云一贵,公平平等。
北上的队伍一下子壮大了一倍,坐了半截车厢,抵达了柳城。
预留出来的名额,都用的柳城铁路局举荐的人员。
既可以卖柳城铁路局人情,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了。
二十来个首都文工团的名额,在柳城,可是香喷喷的很,多少人想去首都啊!
在柳城铁路局,他们局文工团用的,可不是文艺编,是工人编,柳城铁路局,还没资格弄属于自己的文艺编呢。
这样的名额,柳城铁路局可以拿出去做多少人情?
至于王援朝要的犀牛角,柳城这边给他整了不少,桂省到东南亚,也方便的很。
春城那边的罗局长也答应帮忙的。
他们的火车,先通的东南亚,这会就等着通国内了,资源比桂省还丰富。
只是这次时间太紧,王援朝也没提前打招呼,来不及张罗。只得给他带了些普洱茶。当地特产,可以不要茶票的。铁路系统弄些这东西,还要票?不是笑话么!
这些信息,不出来走走,天天蹲在首都,他王援朝哪里得知?
这趟回去,不给金团长多弄点药酒,都说不过去。
以后这南方,金团长还是得少来,不然,这药酒的材料,圆不过去了。
虽然一线送的人情,但凡超出人情范围的,他都给了钱。
一来他不缺钱,二来不能这么占人家便宜。
大家都有好处,利益均沾,这样才长久,吃独食,不行。
待出发前,王援朝给铁路文工团总部去电,汇报了他这支队伍在南方的成果。
三支队伍都要给首都总部汇总核实,54个少数民族,不能少了嘛。
这么一核对,当然,少了两个,畲族和高山族。
前者主要在徽省和闽省,后者主要是弯弯地区的了,闽省也有。
那为什么出发前不把每个人的任务和目标都弄弄清楚?
嗨,出发前不是说了嘛,不好找的,回去首都找别的单位借调啊。
但王援朝这效率又比较高是的,他出发早,又没到处应酬,比去西北的委员和东北的金团长效率还要高,于是留守的呼延团长建议他辛苦辛苦,再去闽城一趟。
能自己系统凑全了,还去别的单位借调干嘛?
而且呼延团长询问过委员,委员也是这个意思。
王援朝只好带着郭峰从星城下车,换火车,经洪州、鹰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