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干得不错 (第1/2页)
第114章 干得不错
实话讲,在店里呆了一段时间,虽然开始极其难受,但呆久了,比窝在四合院,好多了。
有人交流啊,同事,顾客,还有各种八卦。
比窝在四合院充实。
她是真没想过辞职不干。
王援朝笑道:
“迪莉娅老师又不开夜课,你不辞职,怎么跟人家学?”
娄晓娥连忙道:
“那算了,我就是随口这么一说。你学什么,我就想跟你一样也学学。”
王援朝也想到了什么,道:
“要不还是多学学吧,店里能请假就请假,不能请假就辞了,反正伱也没指望那点工资。”
娄晓娥开心道:
“我听你的!”
吃完早餐,娄晓娥用篮子提了些碗筷,王援朝将锅整个放进了草捂子,端起来,和娄晓娥一起往对面的学校走去。
草捂子,是用稻草编织成框状,有盖儿,里面衬有旧衣服,热乎乎的饭锅放里面,能保温。
两人就这么大摇大摆的进了学校办公室。
办公室里,正有老师在给各外语老师表述腊八节,腊八粥,看到王援朝端了一口锅进来,大家都不明所以。
王援朝跟各位老师打了招呼,道:
“这是我和我对象给各位老师煮的腊八粥,让各位老师也能品尝品尝我们的传统美食!”
迪莉娅开心道:
“王,你的女朋友很漂亮!你外出回来了么?”
娄晓娥的脸红透了,感觉幸福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王援朝揭开盖子,给迪莉娅打上一碗,道:
“昨天刚回来,这不,一回来就来看望老师你了!”
他将几个碗都用完了,但明显不够分。
“家里就这么多碗,要不,老师们有饭盒么?”
老师们也是入乡随俗的,纷纷拿出自备饭盒,反正粥是够的,一大锅呢。
办公室里响起“哧溜哧溜”的喝粥声。
料足,粥厚,还加了很多。
迪莉娅拿着小勺子,小口小口的品尝,确实美味,而且不知道下一口吃到嘴里的是什么。
别的老师见王援朝小两口跟迪莉娅凑一块,不知道说些什么,但哪里不知道,他们都是沾了迪莉娅老师的光?
所以大家都离得远远的,给他们让出一片聊天的空间。
迪莉娅听说王的女朋友要跟她学英语,也是一口答应。
反正她在这边也没什么朋友,同事们年纪都比她大,除了工作,聊不到一起,丈夫忙于工作,也没时间陪她,以至于她一个人都没地方去,只能来学校办公室跟五湖四海的外教同事们凑一块,好热闹热闹。
就跟娄晓娥不想呆四合院,情愿去绸布店上班一样。
而大家的共同语言,居然是鳖腔鳖调的汉语!
之前王援朝这个学生的突然出现,就叫她很开心,现在一看他的女朋友,年纪相仿,就当多交个朋友了。
迪莉娅能讲不少汉语,在这边呆久了,所以和娄晓娥交流毫无障碍。
娄晓娥约她去什刹海溜冰。
这是王援朝教她的。
反正就是陪着老师玩,逛,这时间,要老师多说说英语,就当朋友相处了。
其实广播学校今天也准备了腊八粥,是午饭的时候在食堂提供的,但跟王援朝上午端过来的一比,稀薄、料少、不甜。
外教们被上午的那碗粥养叼了嘴。
娄晓娥直接就跟吃过粥的迪莉娅去滑冰了,只留下王援朝抱着一堆碗筷和大锅,又抱回了宿舍。
好在热水充足,没有油腻,用丝瓜囊刷起来,很是快捷。王援朝去百货商店,看中了一台“牡丹”牌624e型收音机,售价125元和30张工业券,实际价值差不多一百七八十块了。
一般来讲,一台收音机20张工业券左右,但可能是临近过年,券涨了。
可能看出王援朝对工业券波动的一点迟疑,营业员道:
“去年国庆15周年献礼的8402型,券都到70张了,全市1000台,也是一售而空,多少人捏着票都买不到呢。”
意思就是,您看,现在才30张……
王援朝笑了笑,他只是习惯性的在思考,这里有没有啥牟利空间,也不跟营业员争辩,去收银那边愉快的交钱、交票,拿了票据,从柜台领了崭新的收音机,木质外壳油漆滑亮,大哥大嫂看了铁定欢喜。
走到一处没人的角落,他就将收音机塞进了空间。
他先去了一趟黄师家,拎了一条羊后腿,叫师母看了一边说他还没结婚呢就乱钱不过日子了,一边却又眉开眼笑,这羊腿没个10斤也有8斤,可以过个肥年了。
黄师家就师母一人在家,要留他吃饭,王援朝怎能答应?
他不在这吃饭,师母和中午回来的小儿子几个窝窝头就能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