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千二百五十六章 善后的代价 (第1/2页)

加入书签

突然出现的一地尸体,吓得青璇花容失色,胃里翻江倒海了起来,非常之难受。</br> 不过众目睽睽之下,她还是忍住了,可不能丢脸。</br> 三女和阿银都齐齐看了过去,一脸的好奇,还有疑惑。</br> 见此,陈逍两眼一眯,“这是?”</br> 小龙见了,亦是一脸凝重,深深看了沐虎一眼,内心一片佩服,不愧是仙器宗内有数的长生境强者,出手当真是狠辣。</br> 这几十具尸体最低修士也是显圣境,还有两名劫仙,拿来给陈逍做交代,已经诚意十足了。</br> 加上之前的江里蛟,已经弄死了三名劫仙,代价不小。</br> 沐虎一脸冷酷,道:“他们都是易氏安插在无尽海内的爪牙和暗桩,被我连根拔了,陈逍,你觉得如何?”</br> 见此,陈逍紧绷的神情稍微缓和了一些,道:“沐虎长老的诚意,我看到了,看来之前确实只是一场误会。”</br> 说话间,陈逍右手一挥,一片青焱仙火落下,眨眼间,一地的尸体全被烧成了灰烬,消散于无形。</br> “这样就干净多了。”陈逍呵呵一笑,道。</br> 沐虎呆了一下,哈哈一笑,“好,也是一了百了,唉,我也没有料到,那江里蛟居然会吃里扒外,下场就该如此。”</br> 陈逍并未接这个话,而是岔开了话题。</br> 有些事大家心照不宣即可,既然沐虎下了这么大的决心和代价,善后了此事,他自不会一直揪着不放。</br> “不说这个了,走,一起喝酒去。”</br> “好,喝酒,一醉方休。”</br> ……</br> 另一边,就在陈逍与沐虎二人把酒言欢,高谈阔论之际,一场在黑暗角落里的暗斗,正在进行之中。</br> “快点,快点,动作快一点,今天是没吃完吗?”</br> “再加把劲,不许偷懒啊,谁敢偷懒,我可不会放过他。”</br> “快点,对,你,就是你,去把那妖兽一起扛过来。”</br> 天海岛海边,热闹非凡的码头上,人潮滚动,如沸腾了起来。</br> 一艘艘散发出血腥气息的捕捞船,横亘在海平面上,静静等待着卸货。</br> 吵嚷的人声此起彼伏,无比热络,看似混乱一片的码头上却又井然有序,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之中。</br> 此刻,一艘巨大无比的捕捞船上,如小山一般,矗立在海面之上。</br> 船板上,修士和妖兽的尸体血肉混杂在一起,杂乱不堪,令人作呕。</br> 而船室内,却是另外一副景象,极尽奢华和享受,富丽堂皇,金玉堆砌,如梦如幻,好似置身天宫一般。</br> 可以看出,此间的主人机会享受。</br> 只不过,此刻船室内的气氛很有一些不对劲。</br> “萧安和总管,这不对吧,为何此次阁下这一艘捕捞船出海后,收获这么少,比其他捕捞船少了一半,还请萧总管解释一二。”</br> 堂下,一名身披铠甲的天海岛卫士,冷冷的盯着萧安和。</br> 偌大的舱室内,气氛陡然紧张了起来。</br> 萧安和一把推开了怀中的娇媚女修,站了起来,双手一抱拳,解释道:“唉,大人,您听我一言,咱是运气太差了,才没有捞到什么东西,可真是太亏了。”</br> “哼,是吗?”</br> 萧安和的话,卫士显然是不信的,这样的事情他见得多了,早就司空见惯。</br> 自从紫云城打败了龙宫后,海中捕捞和猎杀妖兽的权利,自然就归了天海岛。 按照秦道元颁布的法令,凡是捕捞船想要出海,去捕捞海兽的话,必须有一张捕捞令,且捕捞令是一次性的,出海一次就必须得重新申请一次捕捞令,违者</br> 严惩不怠。</br> 并且,捕捞船出海之后,捞得的东西,也必须得在天海岛上直接出售,不得外流。</br> 如此一来,整个链条之中,就都被紫云城牢牢掌握住了。</br> 紫云城一方拿了大头,各参与方也能够喝到一点汤,小赚一笔,是一个很不错的买卖。</br> 但利益使人眼红,有人规规矩矩的照章办事,也就有人不按规矩来,胡作非为。</br> 从无尽海中捕捞上来的海兽海鱼,若不在天海岛出售,而是运到别的地方,比如白石城,或是战天城,就价值不菲,足够大赚一笔了。</br> 于是乎,为了赚更多的钱,捞取更多的利益,有不少修士铤而走险,不惜破坏规矩。</br> 卫士对此,心知肚明,他的脸色极为难看,“萧总管,有些事你我都心里明白,之前也都一直相安无事,可这次你做的有点过火了。”</br> 尽管被威胁,萧安和依旧一脸茫然的样子。</br> “什么,什么事?你说什么,我不知道你在说甚,我可是守法守规矩,照着咱天海岛的规矩来的,可一点没冒险,只是运气太差罢了。”</br> 显然萧安和并不想退让,继续装作不知道的样子。</br> 对此,卫士有几分怒了,呵斥道:“萧安和,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就别怪我不讲情面了,我现在怀疑你私藏了,需要搜身。”</br> 将捕捞船上的渔获私藏,再转身卖到别处,赚取巨大利润。</br> 看起来,本是一件无可厚非之事,唯一其中损失最大的就是紫云城了。</br> 最近一段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