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7 第 17 章 (第1/2页)

加入书签

谢宜年一路帮她把车开进地下车库,他那会儿已经在心里念了一遍《金刚经》,他读博后期收不到数据,面临毕业压力,焦虑失眠,在陌生网友的推荐下自费购买了这本读博好物——电子版《金刚经》。

后来遇到事的时候就喜欢给自己念两遍。

没办法,改变不了世界,就只能给自己做心理辅导。

谢宜年今天也遇到一件大事:他面对一个女人的时候紧张得喘不过气来,脑子里全是糊了水的浆糊,脖子上的东西变成了不会思考的摆设。谢宜年是没吃过猪肉,但活这么大,见过猪跑。

这叫动心的前兆。

二十八年,铁树开花。

宗夏槐可不知道这些弯弯绕绕,她只觉得谢宜年开车水平一般,刹车踩得太急,到地下车库的时候,她胃里在翻江倒海。

宗夏槐没好意思说,人家毕竟是免费给她当司机。宗夏槐对谢宜年的心思十分坦荡,她觉得谢宜年是个人还不错的外科医生。

至少还会因为连累她受无妄之灾而觉得愧疚。

这是十分稀奇的事情,再联想前两次他请她帮忙拆台,无论成与不成,他都没有把主任搬出来压她,可见谢宜年在做人上没话说。

虽然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变,会不会掉进这染缸里,被同化。

宗夏槐看谢宜年,会想起以前的自己,过去她会为请了三天假而不安,觉得耽误了科里的工作,事实上,麻醉科多她一个不多,少她一个不少,照常运转。而现在,住院总给她放假,她就心安理得休息。

宗夏槐说:“你早点回去休息吧……这事情和你无关,我也没怪你。”她想她大约是懂谢宜年对她那莫名其妙的“愧疚”的。

其实宗夏槐不懂,谢宜年的性格和从前的她不一样,而且谢宜年并不是第一年上临床,作为八年制毕业的学生,他早就是临床“老油条”了。

谢宜年听见她说没怪他,很高兴,他的情绪传达给宗夏槐,宗夏槐也松了口气。总之,两个人的脑回路不一样,但又莫名地衔接上了。

车库的灯忽明忽暗,宗夏槐看他帮忙把东西从车上拎下来,谢宜年是这么说的:“我人都到这了,肯定是帮你把东西拿下来,你明天好好休息,就不要再劳累了。”

灯光打在他侧脸上,更衬他优越的眉眼,宗夏槐心里这么想,便这么问了:“谢医生,你做医生是为了什么?为什么选神经外科?”

谢宜年脱口而出:“以前不懂事,觉得听上去很酷。”他实在是坦诚又可爱。

“那现在呢?”

谢宜年悲痛地说:“学医十年,归来仍是少年。”又苦又累又没钱,离开医学,谁还把二十八岁的你当少年。

谢宜年是不会和宗夏槐哭穷的,为着那一点男人对女人的私心。要是在师兄面前,他必要说:“神经外科怎么能穷成这个样子?”

神经外科和心脏外科是外科里培养周期较长的两个科室,也非常依赖平台,小医院根本开展不来,很容易赔钱,也收不到优质病人。

海城医学院附属医院的神经外科在全国数一数二,自然是不穷的,但是粥多僧也多,分到底层小医生手里就没几个钱了。

宗夏槐的目光突然变得柔和起来,她对谢宜年说:“等你将来成为带组教授的那一天。”

带组教授,这是多少人一辈子梦寐以求,奈何坐上那个位置,不仅看能力,还看命。

总的来说,谢宜年没有短板,他学历高脑袋聪明,科研不错,开刀水平……这个没办法,开刀没有捷径,是要练的。但是众所周知,升职和科研以及背后老板能量的关系更大。

只是目前,这个目标对谢宜年来说还太远了,像一个飘在天边的不切实际的梦。因为这句话从宗夏槐嘴里说出来,更叫人心神向往。

宗夏槐还说:“等你以后带组了,记得对我们麻醉科的人好一点。”

宗夏槐回家之后才觉得这句话不合适,怎么这么像画饼呢?宗夏槐转念一想,外科平时也没少给她画饼。比如什么“这台小手术,很快的”、“肯定让你早下班”、“明天我们手术不多”……

他们画起饼来,真是一点不害臊。

宗夏槐简单洗漱后和爸妈打了个视频,老爸老妈催她找对象,之前在国外的时候,老爸老妈生怕她和外国人谈从此不回来了,思想开放的老妈甚至放言:可以和女孩谈,咱家不介意这个,但不能和黑皮肤的谈。

宗夏槐学业忙,也没心思搞对象,回国之后,爸妈就开始催起来了,宗夏槐用工作忙推脱,妈妈叫她提要求,他们帮她留意。

宗夏槐想了想,说:“要长得好看,脾气好,顾家,有责任心,我工作忙他要更照顾家里,脑袋要聪明不然影响后代智商……哦,对了,我不喜欢感情史丰富的。”

宗妈妈说:“槐啊,妈妈不是许愿的菩萨。”

宗夏槐计谋得逞地笑,她在家人和外人面前完全是两个样子,在家人面前,她可以放松做自己,流露出孩子气的一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