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李姝其家 (第1/2页)
上一章:第二百八十六章 李姝其祖
从李姝诧异的反应来看,朱平安知道自己猜对了。我们不写小说,我们只是网络文字搬运工。-【鳳\/凰\/ 更新快请搜索f/h/x/s/c/o/m】
“呵呵,我还知道永乐大帝非常喜欢你家高曾祖。”
面对李姝的诧异,朱平安再一次勾着唇角补充道。能不喜欢吗,这可是“助”永乐大帝登上皇位的人。
李姝的太玄祖父是朱元璋的姐夫,早年娶朱元璋的二姐为妻,朱元璋幼时,亲戚都比较贫寒,惟有李贞家还能吃得饱饭,经常接济朱元璋。所以朱元璋称帝后,在所有亲戚中,对李贞一家最格外照顾。朱元璋不仅让李贞 “敕免常朝,赞拜不名”,还特许他穿五爪金龙的龙袍。李贞是朱元璋称帝后唯一一个活着的同辈亲人。
李姝的太祖父是李文忠,李贞的儿子,太祖朱元璋的外甥。也是朱元璋的名将、谋臣,明朝开国第三功臣。李文忠十二岁时,母亲曹国长公主就去世了,父亲李贞带着他辗转乱军之中,多次濒临死亡。二年之后才在滁州见到舅舅朱元璋。朱元璋见到李文忠,十分喜爱,便将他收为养子,跟随自己姓朱。李文忠骁勇善战,战功显赫,获封曹国公,逝后被追封岐阳王。
李家当时可谓“衣冠焜燿于三世,恩泽滂沛于一门,揆今食禄之家未有过于臣者”。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不过在曹国公李文忠这就不行了,李文忠的儿子,也就是李姝的高曾祖是历史上很有名的“战神”将军,李景隆。
名字很大气,可是本事跟名字成反比,简直是赵括的升级加强版,赵括2.0。李景隆也是特别爱看兵书,背的比赵括还熟,还经常玩倒背,而且特能吹,喜欢组局约朋友来几杯,所以在当时勋贵子弟中颇有名望。
当然。李景隆是在靖难之役成就了他的大名的。靖难之役是明朝皇室内部的皇位争夺战争,但是左右这场皇位争夺战的,这场战争最闪耀的,莫过于“战神”李景隆了。
当朱棣靖难攻势受挫。部下要卷铺盖回老家,靖难之役眼看就要失败的时候,是谁站了出来?没错是他,我们的“战神”李景隆,他站了出来。他雄姿英发,谈笑间,建文帝的百万大军,灰飞烟灭。
当朱棣攻至南京城下,面对百丈城墙束手无策,挠头叹息的时候,又是谁站了出来?是他是他还是他,我们的“英雄”李景隆。
李大战神几乎可以算作靖难之役的第一功臣,我们永乐大帝怎么会不喜欢他呢。
不过,唯一的问题就是。我们李景隆同志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将军,他和朱棣不是一伙的。
朱平安在说永乐大帝非常喜欢李姝家高祖的时候,嘴角勾起了一丝弧度。李姝又不瞎,自然把朱平安嘴角的那一抹弧度看的一清二楚,也很清楚朱平安心里的想法。
“你以为读几本史书就知道历史真相了吗?”
对于朱平安的嘲笑,李姝却一点也不生气,纤纤玉手把玩着自己的秀发,轻启朱唇淡淡问了一句。
“那就是我说错了?”朱平安靠着车厢,慢悠悠的说。
“没有,你说的很对。成祖确实很喜欢我家高祖。不过却不是你笑的那种,而是真的很喜欢,成祖年长我家高祖几岁,沾亲带故挺近的。又是一块长大的发小,好友,关系极好。两人曾同在外地练兵,后成祖就藩燕地,还数次信函往来,联络不断。”
李姝纤纤玉手把玩着自己的秀发。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朱平安,眸子里有闪闪的亮光,樱桃小嘴扬起一抹浅浅的笑。
嗯?
听了李姝的话,朱平安微微怔了下,朱棣竟然和李景隆是发小,这让朱平安着实没有想到过,不过也不是说没有可能,毕竟李景隆他爹是朱元璋的义子,朱棣和李景隆算是关系比较亲近了,年龄又相差不大,朱元璋和李文忠领兵出征的时候,很有可能就是把他们丢在一块让人照看着,发小一说也不是没可能。
“靖难之役,我家高祖攻入北平彰义门,缘何不入?白沟河一战,成祖几近被擒,缘何只身匹马得脱?我家高祖兵败五十万,缘何还能得建文帝信任,再拨60万?身为败军之将,缘何成祖即位,封他为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居于成祖班底功臣之上,朝廷有大事,以他为首主议。建文帝识人不明,难道永乐大帝也识人不明吗?”
“你觉的一个草包将军做到吗?”
“史书都是胜利者书写的,这句话不精准,精准的说法是,史书都是胜利的当权者书写的。”
“靖难夺的皇位的成祖需要的是一个草包将军来衬托他的丰功伟绩,震慑天下,稳固他的皇位;不需要一个忍辱负重的战神,来分割他的功绩,稀薄他的影响。”
李姝的声音轻轻的,但是听在朱平安耳中,却是铿锵有力。
正在朱平安对李姝的话思索,分辨其中真伪的时候,却见自己面前突然出现了一张俊美白皙的脸蛋,眉梢眼角,皆是笑意,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似乎都要滴出水来,小
↑返回顶部↑